拼音 | gōng lǐ huà fāng fǎ | 注音 | ㄍㄨㄥ ㄌㄧˇ ㄏㄨㄚˋ ㄈㄤ ㄈㄚˇ |
首字母 | glhff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公理系統 | ||
反義詞 | 非公理化方法 | ||
基本解釋 | 從少數不加定義的原始概念和少數不加證明的基本命題(公理)出發,按特定演繹推理規則推匯出這一學科中其他命題(定理),並構成一個演繹系統的方法。任何特定的公理化系統都不是絕對嚴格和完備的。 |
公理化思想就是任何真正的科學都始於原理,以它們為基礎,並由之而匯出一切結果。隨著假設演繹模型法的進一步發展,經濟學日益走向公理化方法。 公理化是一種數學方法。最早出現在二千多年前的歐幾里德幾何學中,當時認為“公理’(如兩點之間可連一直線)是一種不需要證明的自明之理,而其他所謂“定理” (如三對應邊相等的陌個三角形壘等)則是需要由公理出發來證明的,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歐幾里德幾何的公理是人們生來就有的先驗知識,19世紀末,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在他的幾何基礎研究中系統地提出數學的公理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