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ì fāng mín zú zhǔ yì | 注音 | ㄉㄧˋ ㄈㄤ ㄇㄧㄣˊ ㄗㄨˊ ㄓㄨˇ ㄧˋ |
首字母 | dfmzz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地域主義、區域主義、本土主義、地方主義、地方文化保護主義 | ||
反義詞 | 國際主義、全球主義、民族融合、一體化 | ||
基本解釋 | 曾稱狹隘民族主義”。多民族國家內,少數民族中的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係上的表現。是一種孤立、保守、排外的民族主義。 |
地方民族主義亦稱“狹隘民族主義”,又稱非漢族優先主義,是一種種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在政治上一切事務以少數民族利益為優先、認為少數民族在中國的優先權高於漢族的民族主義。[1][2] 按照馬列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現階段的官方主流看法,地方民族主義是一種民族主義,在中國主要被認為歧視、壓迫、剝削漢族;限制、剝奪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權利;強行改變漢族的風俗、語言、服飾等;武裝鎮壓漢族的反抗。[1][3][4]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中明確規定:“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