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ī chǎn jiē jí mín zhǔ gé mìng | 注音 | ㄗ ㄔㄢˇ ㄐㄧㄝ ㄐㄧˊ ㄇㄧㄣˊ ㄓㄨˇ ㄍㄜˊ ㄇㄧㄥˋ |
首字母 | zcjjmzgm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 ||
反義詞 | 無產階級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 | ||
基本解釋 | 簡稱民主革命”。有資產階級領導的和無產階級領導的兩種。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是資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也稱新民主主義革命”。1905-1907年的俄國革命是第一次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在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這種革命雖然在客觀上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但不是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為目的,而是以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政權為目的,併為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作好準備。 |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我國有時亦稱之為“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資產階級領導或參與的民主革命。如: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
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我國有時亦稱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1917年的俄國二月革命是第一次無產階級積極參與的民主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領導者、參與者可以包括農民、知識分子、手工業者和包括產業工人等中下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