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pí gé | 注音 | ㄆㄧˊ ㄍㄜˊ |
首字母 | pg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革、皮質、皮料、皮革製品、皮革製造、皮匠、革履、革命、轉變、改革 | ||
反義詞 | 布料、紡織品、纖維、紡織、織物、布匹 | ||
基本解釋 | 1.帶毛的獸皮和去毛的獸皮。 2.指用牛﹑羊﹑豬等動物的皮去毛加工的熟皮。具有柔韌和透氣等效能﹐廣泛用於機器輪帶﹑皮鞋﹑皮箱等。 3.人體的面板。 |
皮革是經脫毛和鞣製等物理、化學加工所得到的已經變性不易腐爛的動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質纖維在三維空間緊密編織構成的,其表面有一種特殊的粒面層,具有自然的粒紋和光澤,手感舒適。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一些植物的汁液或礦物油對皮革具有一定的鞣性,原料皮透過汁液的浸泡,更具有透氣性,防腐性。從而使板質具有柔軟、抗撕裂性、耐曲折性等物化效能。這個時期的皮才真正具備了革製品的特性。而這種汁液我們稱之為鞣劑。製革業發展到上個世紀中期形成穩定的鞣劑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1.植物鞣劑:主要有栲膠,用於工業用革或底革。
2.礦物鞣劑:主要有鉻鹽、鋁鹽,用於各種民用革。如服裝等。
3.有機鞣劑:主要有甲醛、戊二醛等,用於毛皮裘皮及各類細雜皮。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皮革製品加工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