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ú tián | 注音 | ㄗㄨˊ ㄊㄧㄢˊ |
首字母 | z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宗族共有的田地。有祭田﹑社地﹑義莊田﹑祠堂田等名目。有的由族長經管﹐有的由族裡委託專人經管。所收地租用於祭祀﹑助學﹑救濟等。經管人常侵吞地租之一部或大部﹐侵吞全部以至祭祀不舉者則較少見。 |
舊中國宗族所共有的土地。明清時期,徽州存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宗法地主土地所有制為主。宗族佔有的土地有多種名目,諸如祠堂田、寺廟田、墓田、祭田、義田、學田、公會田等皆為族田。祭田即為祭祀而置的土地,屬於供贍濟本宗族中貧而不費用。義田是為贍祖塋祠堂的產業。祠堂田、寺廟田、墓田專供各自的祭祀之費用。義田是為贍濟本宗族中貧而不能自業者。學田作為鼓勵教育族內子弟的費用。跨宗族的地域性鄉黨公會田,往往彙集若干宗族的族田,用作聯絡鄉黨感情的會餐費用,以及砥礪名教、解決地方糾紛或與外地爭訟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