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èng yì | 注音 | ㄓㄥˋ ㄧˋ |
首字母 | z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對政治、法律、道德等領域中的是非、善惡作出的肯定判斷。作為道德範疇,與公正”同義,主要指符合一定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人們的行為是否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和最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斷人們行為是否符合正義的客觀標準。 |
倫理學、政治學的基本範疇。在倫理學中,通常指人們按一定道德標準所應當做的事,也指一種道德評價,即公正。
“正義”一詞,在中國最早見於《荀子》:“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者也。”正義觀念萌於原始人的平等觀,形成於私有財產出現後的社會。
不同的社會或階級的人們對“正義”有著不同的解釋: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人們按自己的等級做應當做的事就是正義;基督教倫理學家則認為,肉體應當歸順於靈魂就是正義。整體看來大多數的觀點認為公平即是正義。簡單來說是同樣的人同樣對待。
(1) [justice]∶公正的、正當的道理
主持正義
(2) [exact imppcation]∶正確的含義,古時多用做書名,如《五經正義》
(3) [just]∶公道的、有利於人民的
正義的戰爭
對政治、法律、道德等領域中的是非、善惡作出的肯定判斷。作為道德範疇,與“公正”同義,主要指符合一定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