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èng yáng mén | 注音 | ㄓㄥˋ ㄧㄤˊ ㄇㄣˊ |
首字母 | zym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正陽門、午門、午陽門、天安門 | ||
反義詞 | 負陰門、負陽門 | ||
基本解釋 | 1.宋代汴京宮城門名。即宣德門。明道元年改名正陽門。 2.今北京前門。元大都之麗正門,明正統年間改稱正陽門,為北京內城之正南門。 |
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原名麗正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毛主席紀念堂南邊。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它集正陽門城樓、箭樓與甕城為一體,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禦性建築體系。 據地方誌上記載:當時的城樓、箭樓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甕城氣勢雄渾,為老北京城垣建築的代表之作,現僅存城樓和箭樓,是北京城內唯一儲存較完整的城門。城樓上有北京民俗展覽館。
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