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太平門 太平門的意思 太平門怎麼讀
“太平門”詞語拼音為:tài píng mén,注音:ㄊㄞˋ ㄆㄧㄥˊ ㄇㄣˊ,首字母:tpm,“太平門”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和平門,反義詞:戰爭門,基本解釋:1.戲院﹑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為便於疏散群眾而設定的旁門。
拼音 tài píng mén 注音 ㄊㄞˋ ㄆㄧㄥˊ ㄇㄣˊ
首字母 tpm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和平門
反義詞 戰爭門
基本解釋 1.戲院﹑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為便於疏散群眾而設定的旁門。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太平樂府
下一個詞語: 太平拳
太平門”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太平門,為南京明城牆十三座明代內城門之一,位於南京城東北垣,是明代京城的正北門,以南是朝陽門(今中山門),西北方向是神策門。因城門外為天牢所在,時常傳出囚犯的哀呼之聲,希望城內太平和諧,故取名“太平門”。

太平門據有山湖之險,位於鐘山與玄武湖相接的位置,建在鐘山向西延伸的富貴山、覆舟山之間,是扼守鐘山通向城內最近的通道。太平門東面的鐘山被稱作“蟠龍”,這一段城牆就被稱為“龍脖子”。

1911年(清宣統三年),徐紹楨率蘇浙聯軍由太平門光復南京,城樓在戰火中被炸燬。1928年(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首都計劃》裡曾擬改名自由門,後被廢棄仍用原名。

1955年至1958年,南京市政府先後拆除太平門段城牆共360米,只留下東西兩側,富貴山與九華山上的殘斷城牆,原址后辟為龍蟠中路,為南京城東通往市中心的唯一一條主幹道。

2014年為重新連線龍脖子段和九華山段城牆,江蘇省政府上報國家文物局經批覆後,改建太平門通道,主門洞設四股車道,兩個輔門洞各設兩股。此外門洞旁留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整座城門寬約72米。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