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ài jí tú | 注音 | ㄊㄞˋ ㄐㄧˊ ㄊㄨˊ |
首字母 | tj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舊時用以說明宇宙現象的圖。有兩種一種是以圓形的影象表示陰陽對立面的統一體﹐圓形外周附以八卦方位﹐道教常用以作標誌。另一種為宋周敦頤據《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諸語﹐取道家象數之說而畫的﹐代表宋代理學對於世界形成﹐萬物終始的一種看法。 |
《太極圖》據傳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對道家思想和易學都有很深造詣。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後天太極圖》、《八卦圖》、《河圖》以及《洛書》傳給其學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別傳穆修、李溉等人,後來穆修將《太極圖》傳給周敦頤。周敦頤著《太極圖說》加以解釋。現在我們看到的太極圖,就是周敦頤所傳的。周敦頤“一方面從陳摶派道家易裡吸收了太極圖式說並與新的解釋,另一方面繼承了漢唐以來義理學派的傳統······成為宋明道學家解易的先驅。”
《太極圖式說》是《莊子》“太極”思想在儒、道兩家結出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