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太初曆 太初曆的意思 太初曆怎麼讀
“太初曆”詞語拼音為:tài chū lì,注音:ㄊㄞˋ ㄔㄨ ㄌㄧˋ,首字母:tcl,“太初曆”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太初曆法,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漢曆法名『武帝太初元年鄧平﹑落下閎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太初曆》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推算出135個月有23次交食的週期。從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拼音 tài chū lì 注音 ㄊㄞˋ ㄔㄨ ㄌㄧˋ
首字母 tcl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太初曆法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漢曆法名『武帝太初元年鄧平﹑落下閎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太初曆》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推算出135個月有23次交食的週期。從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太初
下一個詞語: 太蔟
太初曆”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西漢的《太初曆》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漢族曆法,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其法規定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所以又稱“八十一分律歷”。以夏曆的正月為歲首。太初曆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編入曆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它還首次記錄了五星執行的週期。太初曆共使用了188年。

太初曆正式啟用於公元前104年,比古羅馬儒略曆早了58年。公元前45年,尤里烏斯·愷撒才正式啟用儒略曆。值得一提的是元初實施的《授時歷》也比《格里高利曆》早了300多年。無論是天文精度,還是輔助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都領先於西方。

曆法是長時間的紀時系統。具體地說,就是對年、月、日、時的安排。因為農事活動和四季變化密切相關,所以曆法最初是由農業生產的需要而創制的。中國的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古代曾制定過許多曆法。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