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à yǎn lì | 注音 | ㄉㄚˋ ㄧㄢˇ ㄌㄧˋ |
首字母 | dy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大衍曆》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劉徽所著的一部數學著作、也稱《九章算術》。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唐代曆法名。一名《開元大衍曆》。為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所造。開元九年﹐因《麟德歷》日食不驗﹐詔一行作新曆。一行測各地緯度﹐南至交州﹐北盡鐵勒。十五年曆成而一行卒。因一行用《易》大衍之數立說﹐故名《大衍曆》。從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至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大衍曆》共施行二十九年。它對後代曆法的編訂影響很大。 |
亦稱“開元大衍曆”。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歷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據《易》象大衍之數而得名。一行測各地緯度,南至交州北盡鐵勒,並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見食分數,複測見恆星移動。十五年而歷成。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氣、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與運動、每天見到的星象和晝夜時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