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à guān lóu | 注音 | ㄉㄚˋ ㄍㄨㄢ ㄌㄡˊ |
首字母 | dg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在雲南省昆明市西﹐面臨滇池。清康熙二十九年建﹐道光八年增修﹐咸豐七年毀於兵火﹐同治八年又重建。樓閣聳峙﹐與太華山隔水相望﹐有攬勝閣﹑湧月亭等勝景﹐今闢為大觀公園﹐為遊覽勝地。 |
大觀樓,位於雲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三重簷琉璃戧角木結構建築。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巡撫王繼文興建。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一百八十字長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毛澤東評價其“從古未有,別創一格”,大觀樓因長聯而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鸛雀樓齊名的中國四大名樓。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觀樓,增建為三層。咸豐三年(1853)咸豐帝題“拔浪千層”匾,咸豐七年(1857)長聯與樓毀於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復遭大水,光緒九年(1883)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大觀樓1983年被公佈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七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