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à chéng | 注音 | ㄉㄚˋ ㄔㄥˊ |
首字母 | d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廣大、寬廣、浩瀚、遼闊、深遠、廣闊、廣漠、廣大無邊、廣博、遼闊無邊 | ||
反義詞 | 狹小、狹窄、狹隘、有限、狹小侷限、狹窄有限 | ||
基本解釋 | 1.梵文mahāyāna(摩訶衍那)的意譯。公元一世紀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別。在印度經歷了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和密教這三個發展時期。北傳中國以後﹐又有所發展。"大乘"強調利他﹐普度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如發大心者所乘的大車﹐故名"大乘"。 |
大乘(dà chéng 舊讀dà shèng)是一種佛教派別。它包括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強調“自利、利他,利益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修行“菩薩道”。
大:含有廣大、崇高、無量之含義;乘:四馬之車為乘,如千乘之國。大乘,則是能夠裝載、度脫一切眾生的、無限大的運載工具車。不能讀作da cheng)。
大乘佛教謂人人可以成就佛陀一樣的智慧,故名“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