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 注音 | ㄇㄠ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ˇ |
首字母 | mtxzdbw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語本《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後以"冒天下之大不韙"謂公然幹普天下都認為是最大錯誤的事。 |
釋義:不韙:不是,錯誤。做出普天下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譴責而去幹所謂的壞事,去救壞人,無意中敗德,道德淪喪,可能沒有好報,因為自己無意識間犧牲自己的好,不小心有了些壞人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