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ān gōng kāi wù | 注音 | ㄊㄧㄢ ㄍㄨㄥ ㄎㄞ ㄨˋ |
首字母 | tgkw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鬼斧神工、巧奪天工[^1^][1] | ||
反義詞 | 沒有明確的對應反義詞[^1^][1] | ||
基本解釋 | 中國明代科學技術名著。宋應星著。十八卷,分三編。詳盡記錄了明代中期到末年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技術狀況,並附有大量生動翔實的插圖。上編包括穀類和棉麻栽培,養蠶,繅絲,染料,食品加工,製鹽,製糖等;中編包括製造磚瓦、陶瓷、鋼鐵器具,建造舟車,採煉石灰、煤炭、燔石、硫黃,榨油,制燭,造紙等;下編包括五金開採及冶煉,兵器、火藥、朱墨、顏料、曲藥的製造,珠玉採琢等。 |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