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ān ěr tōng | 注音 | ㄊㄧㄢ ㄦˇ ㄊㄨㄙ |
首字母 | te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澄耳、天聽、順耳 | ||
反義詞 | 耳聾、聾啞 | ||
基本解釋 | 1.佛教語。又稱"天耳智證通"。六通之一。以與天耳相應之智慧﹐證知一切之聲境而通達無礙者。參見"天耳"。 |
天耳通是智慧,能以音聲間接了知眾生心念及心念之苦樂善惡因果,並能解知十方諸佛(應眾生心念)以文字所講諸法,不夾雜己念妄想,不入文字坑,稱為天耳通。
如《佛說無量壽經》言:“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佛在講天眼通天耳通時,世間人學佛時間尚短,發菩提心者比較少,故講法均為方便說,未顯真實義。用了很多譬喻來講法。天眼天耳即是一種譬喻。
如《悲華經》言:“以宿命通,乃至得知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宿世之事;以清淨天眼,悉見百千億那由他十方世界,亦見其中在在處處現在諸佛說微妙法;以清淨天耳,悉聞百千億那由他十方世界現在諸佛說法之聲;以他心智故,知無量無邊億那由他十方世界眾生之心;以如意通故,於一念中,遍於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界,周旋往返,令是眾生悉解無我及無我所,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以凡夫心去解文字,則難免會生出天耳通是某種特異功能之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