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ān xiān pèi | 注音 | ㄊㄧㄢ ㄒㄧㄢ ㄆㄟˋ |
首字母 | txp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戲曲傳統劇目。董永賣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為同情,私自下凡,與董結為夫婦。一百日後,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樹下忍痛分別。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晉時已見於曹植《靈芝篇》和幹寶《搜神記》。戲曲或名《織錦記》、《百日緣》、《槐蔭樹》。黃梅戲整理本較有影響。 |
《天仙配》是中國古代神話愛情故事。原作是民間流傳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慶市文化館的班友書第一次改編,其中《路遇》一場參加第一屆華東戲劇匯演,獲大獎。
班友書的改編把民間冗長的本子改為七場,改七仙女受命下凡為主動下凡,改董永書生為勞動人民,改傅員外傅善人為惡霸地主,總之刪繁就簡,形成了《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班友書是解放前安徽大學中文系畢業生,擅長古典詩詞,改編《天仙配》時,用古典詩詞重新填寫了許多唱詞,奠定了現代《天仙配》的基礎。
後來陸洪非借走班友書的改編本,在此基礎上再次改編,但基本沒有超出班友書已經打好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