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梵文:देव,Deva),又稱天眾,音譯為提婆,指住於欲界及色界諸天界之有情。
有時“天人”的意思指是是天界與欲界人間的有情,因此也稱作“人天”,因為人間與天界同屬於善處,須無犯重罪戒者方能生於此間。持守五戒能於後世保有人身,不墮惡道之中;若再加行十善業者,死後將生欲界天,成為欲界天人。若再修禪定者,則可往生色界天,成為色界天人。
天人居於天界,為輪迴中的六道之一,眾生因修上品十善,所以離開五道,投生於天趣。其中若是未修禪定,不能離於地者,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四天,因禪定力故,不依於地,居於空中。但因其定力未到,即未能入根本禪定,所以還未能脫離欲界。即如端坐攝身,調和氣息,泯然澄靜,身如雲影,虛豁清淨,而猶見有身心之相,便名為欲界定,是為欲界諸天所修之定。如能修根本禪,離欲界之粗散,便生於色界。
天人:1.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超越生死、超越輪迴之人,亦指神仙仙人,天子,神仙,才能出眾的人等。2.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3.有時候也特指天子。4.仙女。
道教仙人不是印度佛教的天人,不可混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