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ān niú | 注音 | ㄊㄧㄢ ㄋㄧㄨˊ |
首字母 | tn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鍬形蟲 | ||
反義詞 | 飛蛾、蝴蝶 | ||
基本解釋 | 1.鞘翅目昆蟲的一科。常見的有兩種一種身體較小﹐黑色而有光澤﹐翅上有白色星點﹐叫星天牛;另一種身體較大﹐黑褐色﹐密生灰黃色絨毛﹐叫褐天牛。天牛的幼蟲蛀食玉米﹑高粱﹑甘蔗﹑蘋果﹑桑﹑柳等植物的莖。 |
天牛是多食亞目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咀嚼式口器,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天牛是植食性昆蟲,會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蘋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麥、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數木材、建築、房屋和傢俱等,是林業生產、作物栽培和建築木材上的主要害蟲。
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蟲,其英文俗名得自多數種的極長觸角。分佈全球,但熱帶最多。長0.4~18cm,不過,若把觸角計算在內,長度可增加2~3倍。許多成蟲(如歐洲的蜂形虎天牛〔Clytus arietes〕)採花粉,體色黃、黑、橙相間,酷似黃蜂;有些虎天牛屬(Clytus)的熱帶種類貌似蟻類;非洲的大天牛(Pterognatha gigas)則像一塊帶有幾條線(伸出的觸角)的苔蘚或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