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ě niú | 注音 | ㄊㄧㄝ ˇ ㄋㄧㄨˊ |
首字母 | tn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堅固、 堅硬、 強壯、 結實、 堅實、 堅牢、 堅韌、 剛硬 | ||
反義詞 | 脆弱、 軟弱、 脆弱無力、 鬆軟、 脆軟 | ||
基本解釋 | 1.鐵鑄的牛。古人治河或建橋﹐往往鑄鐵為牛狀﹐置於堤下或橋堍﹐用以鎮水。 2.借指性情剛直的人。 3.指拖拉機。 4.舊時北京的一種名鴿。屬珍貴品種。 |
鐵牛(1922年-2015年3月5日),原名楊錫業,山東掖縣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1946年參加新四軍,後進山東軍區文工團任團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代表作《球迷》,《紅色娘子軍》
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曾任中共上海電影演員劇團支部書記、副團長。在從影期間,多扮演士兵、工人等形象。1986版《西遊記》中彌勒佛的扮演者。在黑白電影《南征北戰》中,鐵牛飾演一個胖墩墩的戰士“小胖子”。
鐵牛老師於2015年3月5日14:50與世長辭,享年93歲。
鐵牛,釋義:(1)鐵鑄的牛。古人治河或建橋,往往鑄鐵為牛狀,置於堤下或橋堍,用以鎮水。
出自唐 白居易 《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詩:“自有鐵牛無詠者,料君投刃心應虛。” 宋 蘇軾 《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陝州》:“誰能如鐵牛,橫身負 黃河 。” 王文誥 輯注:“《太平寰宇記》: 開元 十二年,於 河東縣 開東、西門,各造鐵牛四。其牛並鐵柱連腹入地丈餘,負橋跨 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