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óu xiān shī | 注音 | ㄧㄡˊ ㄒㄧㄢ ㄕ |
首字母 | yx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仙遊詩 | ||
反義詞 | 俗世詩 | ||
基本解釋 | 詩體名。作者借描述仙境”寄託思想感情的詩歌。以晉代何劭、郭璞所作《遊仙詩》為最早◇世也有不少以遊仙詩”為題的作品。 |
遊仙詩是漢詩的一個型別,以遨遊仙境為主題的詩歌。廣義的遊仙詩,包括《楚辭》等辭賦。遊仙詩在中國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是魏晉時代,代表詩人有東晉的郭璞和晚唐的曹唐。根據列子、莊子等人對於神仙傳說的描述,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的逍遙而遊的仙人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在社會廣泛流傳。秦始皇曾作《仙真人詩》,及行所遊天下,傳令樂人歌弦之”。這些《仙真人詩》已佚,魯迅認為“其詩蓋後世遊仙詩之祖”。就其本義而言,這指的是歌詠仙人漫遊之情的詩。其體裁多為五言,句數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關於遊仙詩的型別,前人曾做過種種劃分:或從作者思想傾向出發,以富貴者而遊仙,為遊仙詩之正體,以坎坷者而遊仙,為遊仙詩之變體;或從表現形式出發,以作者同神仙共遊為古體,作者不在內,僅神仙自遊為近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