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試帖詩 試帖詩的意思 試帖詩怎麼讀
“試帖詩”詞語拼音為:shì tiē shī,注音:ㄕˋ ㄊㄧㄝˇ ㄕ,首字母:sts,“試帖詩”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賦得體[^1^][1][^2^][2][^3^][3],反義詞:無明確反義詞,基本解釋:1.詩體名。源於唐代﹐受"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為科舉考試所採用。亦稱"賦得體"。其詩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並限韻腳。清代試帖詩﹐格式限制尤嚴﹐內容大多直接或間接歌頌皇帝功德﹐並須切題。
拼音 shì tiē shī 注音 ㄕˋ ㄊㄧㄝˇ ㄕ
首字母 sts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賦得體[^1^][1][^2^][2][^3^][3]
反義詞 無明確反義詞
基本解釋 1.詩體名。源於唐代﹐受"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為科舉考試所採用。亦稱"賦得體"。其詩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並限韻腳。清代試帖詩﹐格式限制尤嚴﹐內容大多直接或間接歌頌皇帝功德﹐並須切題。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試帖
下一個詞語: 試廳
試帖詩”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試貼詩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種詩體,常用於科舉考試。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題目範圍與用韻,原均較寬,唐玄宗開元時始規定韻腳。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