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á yán shī | 注音 | ㄗㄚˊ ㄧㄢˊ ㄕ |
首字母 | zy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散文詩、雜詩、雜文詩、雜文、散文 | ||
反義詞 | 規範詩、規則詩、定型詩、韻律詩 | ||
基本解釋 | 1.古體詩的一種。最初出於樂府。每句字數不等﹐長短句間雜﹐無一定標準﹐用韻也較自由◇人多有仿作。 |
雜言詩,中國詩歌體裁之一。於元曲出現後達到巔峰。因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而得名,其句中字數不定,最短僅有一字,長句有達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間者為多。其特點是形式比較自由,便於無所拘束地表達思想感情。凡是以情致或氣勢勝的詩人,對於雜言詩都有極大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