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通寶 通寶的意思 通寶怎麼讀
“通寶”詞語拼音為:tōng bǎo,注音:ㄊㄨㄙ ㄅㄠˇ,首字母:tb,“通寶”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中國曆代對錢幣的稱呼。最早使用這一名稱的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造的銅錢開元通寶。直至清道光以前,錢幣大多以通寶為名,前面加上年號,有時加上國號。
拼音 tōng bǎo 注音 ㄊㄨㄙ ㄅㄠˇ
首字母 tb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中國曆代對錢幣的稱呼。最早使用這一名稱的是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鑄造的銅錢開元通寶。直至清道光以前,錢幣大多以通寶為名,前面加上年號,有時加上國號。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通牓
下一個詞語: 通報
通寶”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早期多以重量作為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另有元寶、重寶、之寶等錢。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開元”意為開闢新紀元,“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迴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通寶”名稱為後世沿用,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號(國號),如唐代的“建中通寶”,南唐的“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南宋的“大宋通寶”,明代的“永樂通寶”,清代的“康熙通寶”、“宣統通寶”等。辛亥革命後,雲南、福建還曾試鑄“民國通寶”。“通寶”錢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在我國貨幣史上占主導地位。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