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ǎo yuán jú | 注音 | ㄅㄠˇ ㄩㄢˊ ㄐㄩˊ |
首字母 | by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於應天府設寶源局,掌管鑄錢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設寶泉局,與寶源局同鑄"洪武通寶"錢,並禁止私人鑄錢。清承其制,以寶泉局屬戶部,寶源局屬工部。參閱《續文獻通考.錢幣五》。 |
寶源局是明清鑄造錢幣的機構。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朱元璋政權於江西行省設貨泉局。不久各行省相繼設立。後改名為寶泉局。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鑄錢之事屬工部。二十六年(1393年) 罷各省寶泉局。天啟二年 (1622年),戶部設立寶泉局,工部鑄的錢於是減少。清順治元年(1644年) 戶部在北京設寶泉局,宣統二年 (1910年) 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