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通志 通志的意思 通志怎麼讀
“通志”詞語拼音為:tōng zhì,注音:ㄊㄨㄥ ㄓˋ,首字母:tz,“通志”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紀錄、記載、記錄、檔案、資料、文獻、編年史、史志、歷史志,反義詞:忘卻、遺忘、遺失、遺漏、遺棄、刪除、抹去,基本解釋:書名。南宋鄭樵著。二百卷。綜合歷代歷史資料寫成的通史。上自三皇、下至隋唐。分本紀、年譜、略、世家、列傳。其中二十略”為本書精華。
拼音 tōng zhì 注音 ㄊㄨㄥ ㄓˋ
首字母 tz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紀錄、記載、記錄、檔案、資料、文獻、編年史、史志、歷史志
反義詞 忘卻、遺忘、遺失、遺漏、遺棄、刪除、抹去
基本解釋 書名。南宋鄭樵著。二百卷。綜合歷代歷史資料寫成的通史。上自三皇、下至隋唐。分本紀、年譜、略、世家、列傳。其中二十略”為本書精華。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通紙
下一個詞語: 通制
通志”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通志》當今稱其為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中國通史 。但中國傳統史學將其歸入典章制度的政書,列為三通之一。也有將其列入百科全書類的。全書200卷 ,有帝紀18卷 、皇后列傳2卷、年譜4卷、略51卷、列傳125卷。作者鄭樵,一生勤於著述,曾幾次獻書。《通志》為紀傳體,但把年表改稱年譜,把志改稱略,儲存了《晉書》的載記部分。總序和二十略是全書的精華。除禮、器服、選舉、刑等略外,其餘各略都有新意。《 通志 》現存 最早的刻本為元至治元年(1321)摹印元大德本。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為流行的版本。二十略有單行本。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