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īng jì jì shù kāi fā qū | 注音 | ㄐㄧㄥ ㄐㄧˋ ㄐㄧˋ ㄕㄨˋ ㄎㄞ ㄈㄚ ㄑㄩ |
首字母 | jjjskfq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經濟開發區、 經濟特區、 經濟園區、 經濟合作區 | ||
反義詞 | 農村、 貧困地區 | ||
基本解釋 | 簡稱經濟開發區”。中國為吸收外資、引進技術而在城市的一定地區設定的開發區。主要分佈在沿海開放港口城市。在稅收、稅率、外匯往來等方面,國家給予特殊優惠。 |
經濟技術開發區(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中國最早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後來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發展模式看,增加區域經濟總量是其直接目標,以外來投資拉動為主,產業以製造加工業為主。
據《2013中國開發區投資建設與轉型升級研究報告》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達到171個,其中東部84家,中部49家,西部38家,遍及全國各個省市區,普遍成為所在地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