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經總制錢 經總制錢的意思 經總制錢怎麼讀
“經總制錢”詞語拼音為:jīng zǒng zhì qián,注音:ㄐㄧㄥ ㄗㄨㄥˇ ㄓˋ ㄑㄧㄢˊ,首字母:jzzq,“經總制錢”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經制錢"和"總制錢"的並稱,宋代的附加雜稅。前者始於北宋宣和年間,陳遘以發運使兼經制使督理東南地區財賦,加徵賣酒﹑典賣田宅的牙稅,常賦外的頭子錢,以及其他專案的稅金,稱經制錢。其後翁彥國為總制使,效其法別立名目徵稅,稱總制錢。
拼音 jīng zǒng zhì qián 注音 ㄐㄧㄥ ㄗㄨㄥˇ ㄓˋ ㄑㄧㄢˊ
首字母 jzzq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經制錢"和"總制錢"的並稱,宋代的附加雜稅。前者始於北宋宣和年間,陳遘以發運使兼經制使督理東南地區財賦,加徵賣酒﹑典賣田宅的牙稅,常賦外的頭子錢,以及其他專案的稅金,稱經制錢。其後翁彥國為總制使,效其法別立名目徵稅,稱總制錢。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經總錢
下一個詞語: 經坐
經總制錢”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宋代雜稅經制錢和總制錢的合稱。經制錢始於宣和四年(1122),系經制江淮荊浙福建七路諸司財計(簡稱經制使)陳遘所創,故名。靖康初(1126)廢,建炎三年(1129)恢復,並固定其名色為權添酒錢、量添賣糟錢、人戶典賣田宅增添牙稅錢(每貫增收二十文)、官員等請奉頭子錢(每貫收二十三文,續有增加,後固定為五十六文)、樓店務添收三分房錢等。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