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í jīng | 注音 | ㄑㄧˊ ㄐㄧㄥ |
首字母 | q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棋藝、圍棋、象棋、棋術、棋譜、棋類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關於棋術的專書。亦指棋術。敦煌寫本中有《棋經》一卷(s5574號),存169行,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棋經》七篇,第二部分是梁武帝的《棋評要略》。宋張靖著有《棋經十三篇》。 |
棋經,又名:《棋經十三篇》,共13篇,撰者不詳,有宋張擬、張立青、劉仲甫,元晏天章以及宋以前人等多種說法。是宋朝時出現的一部在我國圍棋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的著作。
《棋經》的價值,首先在於它的系統性。我國古典圍棋理論,從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經班固《弈旨》、馬融《圍棋賦》等,到了敦煌寫本《棋經》和王積薪的《十訣》,才逐漸開始系統化。但真正建立起一個體系的,還要算《棋經十三篇》。這標誌著我國古典圍棋理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