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ǎn měi huá gōng jìn yuē yùn dòng | 注音 | ㄈㄢˇ ㄇㄟˇ ㄏㄨㄚˊ ㄍㄨㄥ ㄐㄧㄣˋ ㄩㄝ ㄧㄨㄣˋ ㄉㄨㄙˋ |
首字母 | fmhgjyyd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抵制美國華工、反對美國華工 | ||
反義詞 | 支援美國華工、擁護美國華工 | ||
基本解釋 | 清末反美愛國運動。1904年美國脅迫清政府訂立的排斥華工的禁約期滿,旅美華僑十餘萬人提出廢約要求,美國政府予以拒絕並提出續訂新約。次年上海、廣州、天津等城市紛紛抗議美國排華,並抵制美貨,海外華僑和留學生也紛起響應,掀起反美愛國運動◇遭到美國政府和清政府破壞,但新約也未續訂。 |
美國早期開發西部的過程中,勞動力十分缺乏。美國大量招募華工入境,利用廉價勞動力在西部墾殖、採礦及修築鐵路。19世紀80年代初美國發生週期性經濟危機,失業問題嚴重,引起廣泛的工人運動。美國資產階級在血腥鎮壓本國工人罷工鬥爭時,為轉移工人鬥爭視線煽動排華。清政府迫於廣大華工、僑商要求,曾就排華事件向美國政府提出交涉,但美國政府反而在光緒二十年(1894)迫使清政府簽訂《限禁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約》,對此中國人民表示強烈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