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à gǔ shū | 注音 | ㄉㄚˋ ㄍㄨˇ ㄕㄨ |
首字母 | dg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相聲、 評書、 說書、 評話、 相聲小品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曲藝的一種。由一人自擊鼓﹑板演唱﹐一至數人用三絃等樂器伴奏。唱詞多采用民間流傳的歷史故事等﹐用韻文編成。一般認為清初形成於山東﹑河北的農村。主要流行於北方﹐兼及長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區。因地區﹑方言和曲調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京韻大鼓﹑樂亭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湖北大鼓﹑廣西大鼓等﹐總稱為大鼓書﹐簡稱大鼓。 |
大鼓書,是一種說唱兼有的傳統曲藝藝術。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夾板,配合唱腔、道白,節奏和諧,演唱者唱一段說一段,還伴有動作表情。
大鼓書分很多種分佈在中國各個省區,根據地域不同分為河洛大鼓、膠東大鼓、廬州大鼓、廣西大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