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棒鼓是傳統曲藝曲種之一。
三棒鼓是廣泛流傳於重慶酉陽、湖南湘西龍山縣永順縣以及張家界和湖北沔陽、天門一帶和鄂西南恩施州等武陵山區一帶的一種曲藝走唱形式。
三棒鼓源於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顧曲雜言》裡已記載了三棒鼓在萬曆年間的演出情況。清末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漸廣。為謀生計,沔陽、天門一帶的人們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到中歐,到東南亞,走到哪裡,唱到哪裡,他們被稱之謂“中國的吉卜賽人”。除東北地區外,全國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並隨藝人流傳到英、法、意、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數十個國家。
三棒鼓擊鼓的技巧有單跨花、砍四門、絞花、織布、單鼓花、雙鼓花、麻雀鑽竹木,“白蛇吐飛劍,“烏龍攪水”,“金錢吊葫蘆”等。
2011年5月23日,三棒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