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ì sān shì jiè | 注音 | ㄉㄧˋ ㄙㄢ ㄕˋ ㄐㄧㄝ ˋ |
首字母 | dss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發展中國家、不發達國家、後發國家 | ||
反義詞 | 發達國家、一、二世界國家 | ||
基本解釋 | 毛澤東劃分三個世界”的內容之一。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擺脫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統治,取得獨立的新興國家。它們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70%以上。從20世紀50年代的萬隆會議到不結盟運動,第三世界已成為世界上反帝、反殖、反霸和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力軍。 |
第三世界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它地區中的發展中國家,它們構成第三世界。這些國家數目多,現已有130多個,土地遼闊(約佔世界陸地的60%),人口眾多(約佔世界人口的73%),擁有極為豐富的資源,是重要的戰略要地。第三世界國家歷史上長期遭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侵略、壓迫和剝削,經濟上大多比較落後。儘管他們中大多數國家已宣告獨立,但仍然受到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的經濟滲透、政治控制和軍事威脅,面臨著徹底的政治獨立和經濟獨立的嚴重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