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ān yī lǜ | 注音 | ㄙㄢ ㄧ ㄌㄩˋ |
首字母 | sy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也稱三整一律”。一種關於戲劇結構的理論。規定劇本創作必須遵守時間、地點和行動的一致,即每劇限於單一的故事情節,事件發生在一個地點並於一天之內完成。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家大都嚴格遵循。18世紀以後,三一律受到浪漫主義作家的反對,並逐漸被衝破。 |
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是西方戲劇結構理論之一,亦稱“三整一律”。是一種關於戲劇結構的規則。先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戲劇理論家琴提奧約於1554年提出,後由法國新古典主義戲劇家確定和推行。要求戲劇創作在時間、地點和行動三者之間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齣戲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天(一晝夜)之內,地點在一個場景,情節服從於一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