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rè lì xué dì èr dìng lǜ | 注音 | ㄖㄜˋ ㄌㄧˋ ㄒㄩㄝˊ ㄉㄧˋ ㄦˋ ㄉㄧㄥˋ ㄌㄩˋ |
首字母 | rlxded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熵增加原理[^1^][1]、克勞修斯定理[^2^][3] | ||
反義詞 | 熱力學第一定律[^1^][1]、反熱力學第二定律[^3^][10] | ||
基本解釋 |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有多種表述方式,主要如(1)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在不做功的情況下,熱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2)任何熱機不可能將所接受的熱量全部轉變為功。即一切與熱現象有關的實際宏觀過程都是不可逆的。 |
熱力學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熱力學基本定律之一,其表述為:不可能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或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或不可逆熱力過程中熵的微增量總是大於零。又稱“熵增定律”,表明了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
1824年,法國工程師薩迪·卡諾提出了卡諾定理。德國人克勞修斯(Rudolph Clausius)和英國人開爾文(Lord Kelvin)在熱力學第一定律建立以後重新審查了卡諾定理,意識到卡諾定理必須依據一個新的定理,即熱力學第二定律。他們分別於1850年和1851年提出了克勞修斯表述和開爾文表述。這兩種表述在理念上是等價的。
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永動機稱為第二類永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