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ìng yáo | 注音 | ㄉㄧㄥˋ ㄧㄠˊ |
首字母 | d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官窯、官窯瓷、官窯瓷器 | ||
反義詞 | 民窯、民窯瓷、民窯瓷器 | ||
基本解釋 | 1.古代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北曲陽澗磁村﹑燕山村。古代屬定州,因名。唐時已燒白瓷,至宋代而著名◇亦用以稱定窯所燒製的瓷器。 |
定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
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定窯從邢窯而來,由於歷史的變遷,定窯隨著地域變化,新瓷土料的運用和制瓷工藝的進步。卞向和認為:定窯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閃爍過光芒,在中國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發展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