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ì èr guó jì | 注音 | ㄉㄧˋ ㄦˋ ㄍㄨㄛˊ ㄐㄧˋ |
首字母 | deg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社會主義國際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社會民主黨和社會主義工人團體的國際聯合組織。第一國際解散後,隨著工人運動的興起,來自歐美二十二個國家的三百多名國際社會主義者於1889年7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代表大會,宣告第二國際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領導和影響下,基本執行了馬克思主義的路線。恩格斯去世後,逐漸分裂為左、中、右三派。因右派和中派佔據領導地位,第二國際日趨墮落。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的大多數社會民主黨支援帝國主義戰爭,第二國際從此不再是無產階級的組織,最後陷於破產。 |
第二國際即“社會主義國際”(1889–1916)是一個工人運動的世界組織。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大會,透過《勞工法案》及《五一節案》,決定以同盟罷工作為工人鬥爭的武器。
組織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解散,其後伯爾尼國際成立並作為實體運作。第二國際所作出影響最大的動作包括宣佈每年的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宣佈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並創始了八小時工作制運動。今日世界最大的政黨組織“社會黨國際”實際上為其延續,在二戰後的1951年成立,成員均為原第二國際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