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ōng lì guó | 注音 | ㄓㄨㄥ ㄌㄧˋ ㄍㄨㄛˊ |
首字母 | zlg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中立國家、 中性國家、 中立國家 | ||
反義詞 | 戰爭國家、 參戰國家、 敵對國家 | ||
基本解釋 | 有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戰時中立國又稱局外中立國”,指在國際戰爭中,對處在戰爭狀態中的任何一方採取不幫助、不反對立場的國家。永久中立國,指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無論平時還是戰時,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國際上於1815年維也納會議承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1955年奧地利宣佈為永久中立國。中立國擁有保衛其主權和領土不受侵犯的權利。 |
中立國指在發生武裝衝突時,對交戰的任何一方都不採取敵對行動的國家,分為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兩種。在衝突裡中立屬於一種主權受限,和不結盟是有區別的。
中立國的權利和義務在海牙第五公約《中立國和人民在陸戰中的權利和義務公約》和第十三公約《關於中立國在海戰中的權利和義務公約》中作出了規定,許多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宣佈中立。但二戰中大部分中立國都被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