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注音 | ㄕㄨㄟˇ ㄓㄨㄥ ㄌㄠ ㄩㄝˋ |
首字母 | szly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徒勞無功、空想、空談、海市蜃樓、畫餅充飢 | ||
反義詞 | 有實效、務實、切實可行、有成果 | ||
基本解釋 | 從水中去撈倒映入水裡的月亮。比喻根本不可能實現不調查研究搞設計,猶如水中撈月,不可能有結果。 |
水中撈月,是一種小兒推拿方法。
〝水中撈月〞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shuǐ zhōng lāo yuè ,釋義:意為到水中去撈月亮,藉以比喻徒勞而無功。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徒勞而無功。
源出佛教的一個寓言故事,據《僧祇律》載:佛以諸比丘說,過去世時,伽屍國波羅奈城有五百隻獼猴,一日在林中玩耍,來到一井邊,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月亮(影子),於是對同伴說:月今日死,落在井中,我們應把它撈出來,以免世間長夜暗冥。眾猴不知如何下手,獼猴主見井水中有一樹,乃說:我捉樹枝,汝捉我尾,展轉相連,乃可出之。於是眾猴展轉相捉,樹弱枝折,群猴都掉進井水裡了。佛陀以此故事喻那些自以為是,分不清是非虛實,害己害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