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是漢語詞彙,出自《晉書·天文志上》,解釋為漏壺所漏下的水。
漏壺所漏下的水。《晉書·天文志上》:“ 張平子 既作銅渾天儀於密室中,以漏水轉之,令伺之者閉戶而唱之。” 唐 李白 《烏棲曲》:“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元 薩都剌 《寒夜即事》詩:“枕邊漏水催更箭,城下霜風動卷蘆。”參見“ 漏壺 ”、“ 漏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