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ěi shuǐ | 注音 | ㄨㄟˇ ㄕㄨㄟˇ |
首字母 | w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古水名。即今雙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縣陽城山,自長葛縣以下,故道原經鄢陵﹑扶溝兩縣南,至西華縣西入潁水。北宋時為豐富蔡河水量以資漕運,自長葛縣東南引洧水經鄢陵﹑扶溝兩縣北,東匯蔡河。元時因蔡河為黃河所奪而改入賈魯河。明時又名雙洎河。 2.古水名。在今陝西省延長縣一帶。此水中有石油成分,可以燃燒。 |
中國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出今河南省登封縣陽城山,自長葛縣以下故道原經鄢陵﹑扶溝兩縣南至西華縣西入潁水。
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曾在洧水一帶建立部落,號為有熊氏。當時,此河還無名,黃帝一部下建議在有熊氏的“有”前加三點水取名。黃帝頷首,也就定下了一個“洧”字。
北宋時為豐富蔡河水量以資漕運自長葛縣東南引洧水經鄢陵﹑扶溝兩縣北東匯蔡河。元時因蔡河為黃河所奪而改入賈魯河。明時又名雙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