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uǐ gòu | 注音 | ㄕㄨㄟˇ ㄍㄡˋ |
首字母 | sg | 詞性 | 504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俗稱水鏽”。固結於鍋爐等熱交換裝置中與水或蒸汽接觸的金屬表面上的沉澱物。多呈白色,因水中部分鹽類受熱析出所致。結於受熱面上的水垢,會惡化傳熱效率,使金屬材料因區域性過熱而燒壞。 |
水垢(Water scale)俗稱“水鏽、水鹼”,是指硬水煮沸後所含礦質附著在容器(如鍋、壺等)內逐漸形成的白色塊狀或粉末狀的物質,主要成分有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硫酸鎂、氯化鈣、氯化鎂等。水垢的導熱能力很差,如果鍋爐內形成的水垢過厚則會導致鍋爐效率降低,重則會引起鍋爐爆管造成鍋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