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ōng yuán | 注音 | ㄓㄨㄥ ㄩㄢˊ |
首字母 | z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鬼節、盂蘭盆節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指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道觀於此日作齋醮,僧寺作盂蘭盆會,民俗亦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2.稱中元節。 3.古代術數家以第二甲子為"中元"。參見"三元"。 |
“中元”即漢族傳統節日“三元”之一。“元”是始、開端的意思,農曆正月為一年之始,故稱元月。古代術數家以第二甲子為“中元”,即農曆七月十五(在廣大南方地區,俗稱“七月半”),這一天是漢族人祭祀亡故親人、緬懷祖先的日子,也是重要的“八節”之一。
中元與上元﹑下元合稱“三元”。上元為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為七月十五(中元節),下元為十月十五,只不過下元漸漸被遺忘了。中元節與清明節、宗族、漢人族譜等一道,是作為中國人祖先崇拜的重要體現,支撐著中國兩千年來發展成一個世俗國家、世俗社會,而世界上神崇拜的國家大多都演變成了宗教社會。
中元,zhōng yuán,指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道觀於此日作齋醮,僧寺作盂蘭盆會,民俗亦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