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uò wàng yuè | 注音 | ㄕㄨㄛˋ ㄨㄤˋ ㄩㄝˋ |
首字母 | sw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滿月 | ||
反義詞 | 新月 | ||
基本解釋 | 又稱太陰月”。月球繞地球公轉相對於太陽的平均週期。為月相盈虧的週期。以從朔到下一次朔或從望到下一次望的時間間隔為長度,平均為2953059天。 |
朔望月,又稱“太陰月”。月球繞地球公轉相對於太陽的平均週期。為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以從朔到下一次朔或從望到下一次望的時間間隔為長度,平均為29.53059天。我國的先民們把月亮圓缺的一個週期稱為一個“朔望月”,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 一天稱“朔日”,定為陰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為陰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從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從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後半月;從朔到望再到朔為陰曆的一個月。一個朔望月為29天半,實際上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