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朔鼙 朔鼙的意思 朔鼙怎麼讀
“朔鼙”詞語拼音為:shuò pí,注音:ㄕㄨㄛˋ ㄆㄧˊ,首字母:sp,“朔鼙”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反義詞:,基本解釋:1.即鼙鼓。古代射禮奏樂時﹐須先擊鼙鼓﹐故稱。
拼音 shuò pí 注音 ㄕㄨㄛˋ ㄆㄧˊ
首字母 sp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
反義詞 -
基本解釋 1.即鼙鼓。古代射禮奏樂時﹐須先擊鼙鼓﹐故稱。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朔蓬
下一個詞語: 朔氣
朔鼙”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擊奏膜鳴樂器。也作朔鞞,簡稱“朔”。一種與大鼓配製的小鼓。周代已用於宮廷禮樂,懸掛在建鼓西側,於樂曲開始時敲奏。在禮樂中,通常先擊“朔鼙”,再擊“應鼙”。

《儀禮·大射》:“建鼓在其南,東鼓。朔鼙在其北。”鄭玄注:“朔,始也。奏樂先擊西鼙。”鄭玄注:“應鼙,應朔鼙也。先擊朔鼙,(應鼙)應之。鼙,小鼓也。在東便其先擊小,後擊大也。”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