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àng yuè | 注音 | ㄨㄤˋ ㄩㄝˋ |
首字母 | wy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仰望山嶽、仰山望嶽、仰望巍峨 | ||
反義詞 | 低頭、俯視 | ||
基本解釋 | 詩篇名。唐代杜甫作。共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以詠泰山一首最著名,為現存杜詩中最早創作的一首。詩中描寫遙望中的泰山的巍峨神奇,末二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體現出青年杜甫的心胸氣魄之偉大,歷來為人傳誦。 |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透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三四句挾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細遠望,見群峰雲生,彷彿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自己的抱負。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