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èng guó qú | 注音 | ㄓㄥˋ ㄍㄨㄛˊ ㄑㄩˊ |
首字母 | zgq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渠道、運河、水道、水渠、水渠渠、水渠溝、水渠河、水渠水、水渠水道 | ||
反義詞 | 無反義詞 | ||
基本解釋 | 古代關中平原上的人工灌溉渠。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採納韓國水利家鄭國的建議,開鑿引涇水入洛河的灌溉渠。渠長150多千米,灌田280萬畝,關中成為沃野『、魏時期仍發揮作用,唐代後逐漸堙廢。 |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
2016年11月8日,在泰國清邁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灌溉論壇暨67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傳來喜訊,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