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íng qú | 注音 | ㄌㄧㄥˊ ㄑㄩˊ |
首字母 | lq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靈渠、修渠、引水渠、運河、水道 | ||
反義詞 | 堰塞、阻塞 | ||
基本解釋 | 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在廣西境內。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為運輸軍糧以進軍嶺南,令史祿主持開鑿。長34千米。連線湘江和灕江源流,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近代因陸上交通興盛,該渠航道作用逐漸消失,現主要用於灌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2018年8月13日,靈渠等4個專案入選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