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ān yè chóng | 注音 | ㄙㄢ ㄧㄝˋ ㄔㄨㄙˊ |
首字母 | syc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古生物化石、三葉蟲化石、三角蟲化石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節肢動物門的一綱。古生代非常繁盛,至中生代完全絕滅。體形扁寬,大多為卵形或橢圓形。背上有兩條縱溝,把身體縱分為三葉,因而得名。生活在海中,多數營底棲生活,少數潛伏在泥沙中或過漂游生活。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古生代地層中。 |
三葉蟲是距今5.6億年前的寒武紀就出現的最有代表性的遠古動物,是節肢動物的一種,全身明顯分為頭、胸、尾三部分,背甲堅硬,背甲為兩條背溝縱向分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個軸葉和兩個肋葉,因此名為三葉蟲。
三葉蟲在5億~4.3億年前發展到高峰,至2.4億年前的二疊紀完全滅絕,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可見這是一類生命力極強的生物。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它們演化出繁多的種類,有的長達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