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ā jiǎo gǔ | 注音 | ㄅㄚ ㄐㄧㄠˇ ㄍㄨˇ |
首字母 | bjg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八音鼓、 八音鑼、 八面鼓、 八角鑼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膜鳴樂器。鼓身木製,框淺,呈等邊八角形,一邊拴長穗,其餘七邊各嵌一對小銅鈸。單面蒙蟒皮。演奏時左手執鼓,右手拍擊或以指彈擊鼓面,間或搖鼓發出小鈸相擊聲。為北方曲藝單絃”的主要伴奏樂器。 |
八角鼓,古時滿族人用於自娛的一種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又稱單鼓。鼓體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當時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說是八旗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邊內各嵌兩至三枚小銅鈸,一面嵌釘柱綴鼓穗,寓意五穀豐登。